10月15日,通策集团董事局主席、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应邀担任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创新创业演讲嘉宾,主讲《如何把口腔医疗做成一个产业》。
讲座伊始,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郑崇辉常务副院长用“何为企业家”的思考来介绍吕建明先生。如果说一位能开公司、赚大钱的人可以被称为大老板,那么一位有人文精神、创新冒险精神、高文化水平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老板才能被称为企业家。吕建明先生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字功底与文学修养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他的事业:创办《美文》少年版杂志,其主编为贾平凹先生;开设“顶层画廊“,让艺术停留其间。他善于用人文的角度看到商品发展的趋势和脉络,是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家。介绍到此,在座的师生们纷纷坐直了腰板鼓掌,后排的同学更是探头想一睹这位“文理兼修”的企业家真容。
到场的嘉宾与领导
01
筚路蓝缕
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无疑是艰难的,而口腔医疗企业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吕建明先生在讲堂现场做了个小测试,请在座能做到每年都至少洗一次牙的师生举手,而结果寥寥无几。他意料之中地点头:“是的,很少,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中并没有把牙病当作是一种病。所以能看出,通策在中国将口腔医疗做成一个上市公司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全国乃至全世界能将口腔医疗做成上市公司的只有通策。”
牙科难做的原因有二。第一,牙医是手工业者,更常见的传承方式是以师带徒,难以标准化复制,形成连锁产业;第二,口腔医生属于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往往不容易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导致效率不高,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
概括地说,手工业者自给自足凡事不求人、知识分子特立独行。若口腔医疗产业不解决这两个难题,就很难做下去,这也是全球范围都没有类似通策这样企业的根本原因。
02
披荆斩棘
面对艰巨的挑战,通策想出的破局对策是:组织创新,通策独特的模式支撑着医院高速健康发展。首先,提出“总院+分院”模式,形成“医生集团+医院平台”双轮驱动核心能力;其次,使用团队诊疗模式,对标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以患者为中心的CM(Case Manager)团队接诊模式,以医生作为核心生产力来配置资源,让医生的个人产值能够迅速提高到千万以上。而事实证明,这两项模式无疑是成功的,自2004年通策借壳德隆系旗下公司ST中燕实现上市,2006年收购杭州口腔医院,2019年通策入选福布斯亚洲中小上市企业榜200强。
吕建明先生表示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无穷无尽。作为企业,通策将一直不停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脚步;而作为人,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下去一定会有突破。同时他也郑重表示,目前学科交叉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通策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也会有项目科研接触,非常希望之后有机会和杭高院师生一起进行项目课题的研究与探讨。
对吕建明先生这场精彩的讲座,师生们在提问环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企业发展、经济大局、牙科治疗等方面与吕建明先生进行了探讨。面对同学好奇的提问“喜欢文学艺术是否对吕董在公司管理上有所影响” ,吕建明先生的回答是:“喜欢文学艺术对自己管理有影响,不能和人性对抗,对人性很熟悉考虑问题能跳出来,能系统地去思考问题不会钻牛角尖,思考战略和管理的时候能系统地去解决,潜移默化地影响性格,从文人的角度诠释资本,诠释商业。”
讲座最后,郑崇辉常务副院长代表全体师生对吕建明先生再次表示了敬佩与感谢,强调吕建明先生不仅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成功从房地产企业转型到医疗企业,成为中国新生代民营企业制度领跑者、位列全球福布斯富豪榜第1111位,同时他也心系人才培养,助力国科大杭高院用创新的思想理念培育着优秀的下一代,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借用吕建明先生喜欢的一个成语来总结:上善若水。希望广大师生朋友们,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郑崇辉为吕建明颁发杭高院HIAS讲堂主讲嘉宾证书
杭高院新媒体学生记者团
文字 | 唐倩莹
摄影 | 闻鎏法 文晨曦
编辑 | 王喆 余璇
责任编辑 | 严昊